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李先念
來源:網絡 2009-06-17 16:22:21

1909年 6月23日,李先念生于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李家大屋。 讀過私塾,當過木工。1926年開始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11月,領 導本鄉農民參加黃麻起義,隨即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人中國共 產黨。 1929年秋起,歷任中共區委書記、縣委書記和縣蘇維埃政府 主席。 1931年 11月任第四軍第十一師第三十三團政治委員,率部參 加黃安、商潢、蘇家埠、演光等戰役, 1932年夏任十一師政治委員。 在第四方面軍主力由鄂豫皖蘇區向西轉移中,為打開方面軍主力前進 通路,曾與倪志亮串部參加新集戰斗和士橋鋪戰斗。1933年任第三十 軍政治委員,參加川陜蘇區反“三路圍攻”及宣(漢)達(縣)等戰役。 在反“六路圍攻”中,指揮所部實施大縱深迂回,同兄弟部隊一起在 黃貓埡地區圍殲國民黨軍萬余人。1934年 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 國中央執行委員。
1935年 5月參加長征。 6月帶領第四方面軍先頭部 隊,攻占懋功(今四川小金),同第一方面軍會師。 8月與程世才指揮 包座戰斗,殲滅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一個師,為紅軍繼續北上創造了有 利條件。1936年10月奉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率三十軍西渡黃河。 后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指揮所部同國民黨軍英勇奮戰。1937年 3月西路軍失敗后,在處境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率余部翻越終年積雪 的祁連山,穿過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到達甘肅、新疆交界的星星峽, 在陳云、膝代遠接應下到達迪化(今新疆烏魯木齊),為黨和軍隊保存 了一批骨干力量。
1937年底到延安,先后在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共中央馬列學院學習。 1938年冬調任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部長。1939年1月進入豫鄂邊地區, 相繼任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司令員、豫鄂挺進縱隊司令員,率部 開展游擊戰爭,開辟豫鄂邊抗日根據地。1941年皖南事變后,任新四 軍第五師師長兼政治委員,領導部隊多次挫敗日偽軍的“掃蕩”、蠶 食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挑釁,鞏固和擴大了豫鄂邊抗日根據地。 1942年12月,日偽軍萬余人圍攻五師領導機關所在地大悟山時,率領 機關、部隊突圍,轉入外線作戰,挫敗了日偽軍的“鐵壁合圍”。同 年兼任中共豫鄂邊區委員會書記。
1944年派出部隊挺進豫南、豫中, 1945年又派部配合八路軍南下支隊進軍湘鄂贛邊地區。1945年 6月被 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后,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副書記、中原軍區司令員。 1946年 1月,赴武漢協助周恩來與國民黨代表就中原停戰問題進行談 判。 6月,當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集中三十萬余兵力圍攻中原解放 區時,根據中共中央指示,他果斷地指揮中原突圍,帶領主力一部轉 移到陜南,完成戰略牽制和戰略轉移的任務。1947年 5月任中共中央 中原局副書記、中原軍區副司令員。
1948年 5月任重新組建的中原軍 區第二副司令員,參與軍事、政治領導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湖北省人民政 府主席、湖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武漢市委書記兼市長、中 共中央中南局副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 部部長等職。“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斗 爭,并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協助同恩來總理主持經濟工作。1976年10 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后曾任中共中 央軍委常務委員。他是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 中共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副主席,中共第十二屆中央政治 局常務委員。1983年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988年 4月當選為 第七屆全國政協主席。1992年 6月21日因病逝世。遵照他的遺囑,他 的骨灰撒在了他曾戰斗過的大別山、大巴山和祁連山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