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聶榮臻
來源:網絡 2009-06-17 16:18:52

1938年 3月,白求恩要到晉察冀去。毛澤東對他說:“《水滸傳》 寫了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故事,五臺山就在晉察冀。五臺山,前有魯 智深,后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聶榮臻(1899年- 1992年), 1899年 12月 29日生于四川江津吳灘鎮。“五四”運動時 在家鄉參加了學生的愛國活動。 1919年去法國勤工儉學。 1922年在 比利時沙洛瓦大學化學工程系讀書。 8月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 1923年春轉人中國共產黨。
1924年10月到蘇聯莫斯科,入東方勞動者 共產主義大學,后轉入蘇聯紅軍學校中國班學軍事。1925年 8月回國, 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并為中共廣東軍委成員。1926年 5月,北伐戰爭開始后,任軍委特派員、中共湖北省委軍委書記,參 與向北伐軍派遣中共黨員的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 被派往上海,協助周恩來整頓遭受破壞的工人糾察隊,處理善后工作。 1927年 7月,由周恩來指定為中共前敵軍委書記,赴九江準備武裝起 義。 8月1日,在九江南面的馬回嶺車站組織張發奎部第二十五師兩 個多團參加南昌起義, 8月 2日凌晨趕到南昌,被任命為第十一軍黨 代表,與軍長葉挺率部南下。潮汕失敗后,轉赴香港。12月,參與領 導廣州起義,在受挫的緊急情況下,與葉挺果斷決定撤退,保存了部 分革命武裝力量。1928年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1930年初任中共 順直省委(工作范圍相當于華北)組織部長, 5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和 中央軍委工作,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堅持秘密斗爭。
1931年12月,他進入中央蘇區,先后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副 主任、第一軍團政委。1932年 3月,當“左”傾冒險主義執行者要求 中央紅軍奪取贛江兩岸的城市時,他和軍團長林彪支持毛澤東關于紅 軍主力向國民黨兵力薄弱的地區發展的意見,并向中革軍委反映。 4 月,作為東路軍政委,與東路軍總指揮林彪率部在毛澤東率領下,指 揮漳州戰役。1933年后,與軍團長林彪率部參加了第四、第五次反 “圍剿”。1934年10月,與林彪率部參加長征。 1935年 1月,出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的主張。過金沙江 后,任中央紅軍先遣隊政委,與司令員劉伯承,率部通過彝族區,強 渡大渡河。隨后和林彪率一軍團作為長征隊伍的先鋒,翻雪山,過草 地,打開前進的道路。 9月,在俄界出席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反對 張國燾的分裂活動。到陜北后,與林彪率部參加直羅鎮戰役和東征。
1936年 5月,與代理軍團長左權率部參加西征,10月,與第二、第 四方面軍會師。 11月,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副師長、政委,與林彪指 揮平型關戰斗,取得全國抗戰后的第一個大勝利。1937年11月,任晉 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率領第一一五師一部約三千人在山西、察哈 爾、河北三省邊界地區創建了敵后第一個抗日根據地。在建立、鞏固 和發展根據地的過程中,他正確執行中共中央關于抗日戰爭的戰略方 針和各項政策,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發展抗日武裝,加強黨和政權 的建設。到1938年底,晉察冀邊區已發展到 72個縣,曾被中共六屆 六中全會主席團來電稱譽為“敵后模范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 范區”。 1939年冬,指揮雁宿崖、黃土嶺戰斗,殲滅日軍獨立混成 第二旅團一千五百余人,擊斃被日軍稱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中 將旅團長。
1940年春,率晉察冀南下支隊到晉東南參加反擊國民黨 頑固派朱懷冰部的作戰。 8月,率部參加“百團大戰”,組織指揮所 部在正太、津浦、平漢、北寧等鐵路線進行破襲戰。1941年秋,日軍 七萬余人對晉察冀邊區的北岳、平西地區大舉“掃蕩”,并將晉察冀 軍區領導機關合圍于阜平地區。他在指揮主力轉至外線作戰的同時, 率黨政軍機關一萬余人,在只有一個團的兵力的掩護下,突出重圍, 粉碎了日軍圍殲晉察冀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的企圖。 1942年,在斗 爭極其殘酷、根據地日益縮小的情況下,適時提出“向敵后之敵后挺 進”,組建大量武裝工作隊,深入敵占區,襲擊和奪取日偽軍力量薄 弱的據點,擴大游擊區。至 1943年后,逐步挫敗日偽軍頻繁的“掃 蕩”、“蠶食”和“清剿”,扭轉了困難局面。 8月,離開晉察冀回 延安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 6月,當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
8月 10日起,部署晉察冀軍區部隊對日偽軍進行反攻作戰。 1945年 9月,回到晉察冀,10月,與晉綏軍區司令員賀龍共同指 揮晉察冀軍區和晉綏軍區的部隊進行綏遠戰役。1947年 4月,指揮正 太戰役,殲滅國民黨軍三萬余人,攻克正太鐵路沿線七城及井陘等重 要礦區,使晉察冀與晉冀魯豫解放區連成一片。11月,在取得清風店 戰役勝利后,組織晉察冀野戰軍發起石家慶戰役。1948年 8月任華北 軍區司令員。1949年 1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與林彪、羅榮桓組成 平津前線總前委,指揮平津戰役。 2月任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平 津衛戍區司令員, 9月任北平(今北京)市市長。 1950年初,任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主持總參謀部工作,協助 中央軍委領導人部署人民解放軍繼續解放西南地區和東南沿海島嶼, 清剿國民黨殘余武裝和土匪。參與抗美援朝的組織工作。為人民解放 軍的精簡整編,組建各軍兵種領導機關和軍事院校,制訂軍事條令、 條例,做了大量工作。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 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56年 11月任 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科學技術工作。 1958年兼任國務院科學技術委 員會主任。 1959年至 1987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參與領導人民 解放軍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1959年兼任國防部國防科學技 術委員會主任,領導科技攻關,組織全國大協作,僅用五年時間就研 制成功多種導彈和原子彈,不久又研制成功氫彈。在研制常規武器和 民用科研項目上也取得顯著成果。他青年時代曾在國外攻讀化學,立 志走科學救國的道路。但歷史卻讓他成為一名職業革命家和軍事家。 到晚年,在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統治,建立新中國后,他又成為 科學技術工作的領導者。在工作中,他堅持貫徹群眾路線和以自力更 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重視和關心知識分子,調動和發揚科 技人員的積極性,推動科技事業不斷前進。在“文化大革命”中,同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做了斗爭。 1969年夏,受毛澤東和周恩來委 托,在陳毅主持下,與葉劍英、徐向前一起,全面深入研究了國際形 勢,為打開對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戰略性的意見和建議。他是中共 第八屆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八屆(十一中全會補選)、第十一、第 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他還是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 長。1992年 5月 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他的軍事論著豐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主要著作巳收入《聶榮臻 軍事文選》。他還著有《聶榮臻回憶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