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1 23:04:03 下載試卷 標簽: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第三課時
一、導入:上一課我們學到賣火柴的小女孩,三次擦燃了火柴,展開了美妙的幻想,但每一次幻想都隨著火柴的熄滅而破滅。
(出示圖畫:在原先已經出示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坐在墻角擦燃火柴的光圈上方添上了一個幻想的畫面:奶奶微笑著摟著小女孩。)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第四部分。
你們看:
1.描述:現在夜已經深了,天還在下著雪,風是這樣的尖冷。小女孩還坐在墻角里,她冷得更厲害了。她在墻上又擦了一根火柴,這一回,火柴把周圍全照亮了,她仿佛看到了誰?
2.在亮光里,她看到了奶奶叫了起來,她看到奶奶為什么叫起來?她對奶奶說什么?
3.指名讀。
4.奶奶是唯一疼她的親人,所以一看到奶奶“情不自禁地”,(讀“奶奶”)在提示語后面的兩句話,哪一句是主要的?“急切地”祈求奶奶把她帶走,因為在這兒她再也活不下去了。
現在,假如你們就是小女孩,當那么溫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現再你的眼前時,你是怎樣的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又是怎樣急切地祈求奶奶把你帶走。(通過擔當角色,把學生帶人課文描寫的情境。)
看圖齊讀。
三、講讀第二段第五部分。
1.為了把奶奶留住,她趕緊又擦火柴,這回不是一根,而是一整把,這是她最后一次擦火柴了。當這次火柴擦亮,她仿佛覺得怎么樣?請你讀第三部分。
2.自學,做記號。
Δ提出疑問;
Δ分層次;(第一層:寫小女孩擦著了火柴;
第二層:小女孩在幻想中和奶奶飛走了。)
Δ在小女孩的幻想中,奶奶怎么疼她,把主要的動詞畫下來;(“抱起來”“摟在懷中”“飛走了”)
3.再想一想,這一節最主要的句子是哪一句?(“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4.奶奶怎么疼她,又怎么飛走,請看圖。
(出示幻想畫面)
5.現在請你們抓住這幾個動詞,看著圖想象一下,奶奶見到小孫女會怎么疼她,先怎樣,后怎樣,小女孩又會對奶奶訴說什么?
看圖、想象、描述。
6。她倆飛到哪兒去,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是這一節主要的句子,為什么這是主要的?(概括前面節的內容,這是小女孩強烈追求的境界。)
(1)比較讀:①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
②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
為什么要先用“三個”來強調?
(2)練:我們可以從全篇來看。
小女孩為什么幻想著自己坐在溫暖的火爐旁?
為佬幻想著噴香物質基礎烤鵝正向她走來?
這是為什么?回答時,注意胙“國為”。
(3)這說明之所以用“沒有。。。。。。沒有。。。。。。也沒有。。。。。。”強調,是因為她的生活在極度的寒冷、饑餓和痛苦之中。如果她的生活像我們這樣溫暖,這樣幸福,她會不會產生這樣強烈的呢?
輕聲齊讀部分。
7。指點:結合朗讀指導,盡管安徒生爺爺用沒有。。。。。。,沒有。。。。。。,也沒有.。。。。。來表達女孩臨前的美好幻想,但她真的能和奶奶飛到那兒去嗎?在十九世紀,樣的地方,世界上有嗎?在人間,窮人和窮有的孩子,活著就是生活中有寒冷、饑餓、痛苦;只有死了,才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因此小女孩飛向那里,實際上是向死亡走去。朗讀時既要把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渴求表達出,又要讀出這只不過是美好的幻想,把這種凄涼和悲慘讀出來。
正如上面的“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用快樂的語氣讀,嗎?這雖然是小女孩的幻想,但實際上這“光明是什么?快樂又是什么?”
指點:光明只不過是那火柴頭上燃起的一點微弱光亮,周圍依然是一片黑暗,這快樂只是和已經死去的唯一的奶奶抱在一起,這又是多么的可憐、可悲,所以不能用歡快的語調讀。
△朗讀示范。
速度要慢,因“光明”實際上是黑暗,“快樂”實際上是痛苦。
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意味著起向死亡。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讀起來就知道該怎樣的語句。
△齊讀。
△女生齊讀。
現在你們懂了嗎?三次幻想得樣美妙,是為了什么?
特點:越是幻想美妙,越感到現實的悲慘。
段意:美妙的幻想,悲慘的現實。
四、讀講課文第三段。
1。導入:事實正是如此,小女孩凍死了,現在我們看第三段。
2。自己輕輕地讀讀想想,那是一幅怎樣凄慘的畫面。
(自學、想象)
3。“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這一句為什么要重復?想一想,在舊年的大年夜當富人或富人的孩子在做什么的時候,她凍死了。
誰能說一句話,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當富人。。。。。。的時候”,凍死了,強調社會的不公平。
4。釋疑:她“為什么帶著微笑”而小揚科卻是“睜著眼睛,眼珠不再動了。”
小揚科被地主管家活活打死,他是含著滿腔的仇恨冤屈而死的。而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悲慘,。寫小女孩含笑而死,從里表現了安徒生對小女孩深切的同情和愛。小女孩死得太慘,她活著不能得到的,而又是她追求的快樂、幸福,讓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幻想中享受一下吧,但這樣一寫更感到現實的冷酷,我們讀者更感到小女孩的遭遇是太凄慘了。
但是,當時人們不理解她。“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他們只知道她窮,她苦,她凍死了。今天我們理解了,想得很多也很深,很好。
五、總結全文。
1。學到這里,我們明白了,這個童話寫的是什么事,請用題目做主語,把句子補充完整。可以加上時間、環境。
____,_____,賣火柴的小女孩______。
2。現在我們看一下全文。
因為是凍死,課文中寫“冷”得很多,請你從課文找一找含有“冷”的詞語或句子。一起找。板書:
天冷極了
天又黑又冷
小女孩又餓又冷
更冷了
家里和街上一樣的冷
一堵又厚又冷的
請用“冷”組詞,然后組成詞組,說說小女孩所處的環境。我們可以從天氣說起,先說自己然后說那社會。
寒冷的天氣
冰冷的雪地冷漠的社會
冰冷的寒風冷酷的世界
指點,深化主題:天氣寒冷,雪地冰冷,寒風尖冷,但更冷的是這冷漠的世界,是這冷酷的社會。
3。現在想一想,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接在上面說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句子后面,再加一句來提示這個故事的中心,會嗎?(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冷酷)
△從小女孩的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的悲慘遭遇,我自然地想到我國唐代詩人的兩句詩。
提示小黑板: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釋:朱門:指做官的有錢的人家。下面的意思懂嗎?
這句詩非常著名,它是封建社會貧富不均的縮影。從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到這兩句詩,又從這兩句詩想到賣火柴的小女孩,說明不僅我國封建社會是這樣,當時的丹麥王國也是這樣。在今天的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窮苦的大人、小孩正生活在寒冷、饑餓,和痛苦的人,讓全世界的大人、兒童都生活在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光明、美好的社會里。
六、簡要復述。
明確了中心,要復述課文就容易多了。
要抓最重要的。什么時候,什么人在哪兒,怎么樣。主要情節、幻想、幻想著哪些,結果怎樣。
練習:簡要復述。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