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11 20:57:13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課件 小數除法 分數除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 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2、使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
學具: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創設情境(課件)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創設情境:一天,有兩只貓在分4條魚,你覺得他們可能會怎么分?根據學生的回答顯示:1、3;3、1;2、2
教師指著上面三種分法提問:這三種方法中有一種比較特別,你們發現了沒有?
請學生說,并說說為什么不一樣?
教師歸納指出:最后一種分法中每份的魚條數同樣多,都是2條。(教師板書:同樣多)
。2)請大家繼續分(課件),把8個小立方體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該怎樣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平均分)即8個小立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2 )個。
。3)(課件)請同學們:判斷一下,哪組是平均分?(葡萄3、5;蘋果4、4、4、4、;西瓜1、2、3)
二、探索新知(課件)
1、學習例1:把6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每盤放幾個?
。1)動手實踐:請同學們用小圓片代替糖動手分。
。2)觀看動畫演示分梨的過程
請大家用小圓片代表梨來分一分,大家分對了嗎?我們來看看電腦上是怎么 分的?
。3)教師歸納小結:把6個梨放在3個盤子里,每盤放的同樣多,就是把6 個 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做。
2、學習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1)除號
表示除法的運算符號叫除號(板書:÷),先寫橫,橫要寫平,然后上下各一點,兩個圓點對齊。
。2)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把要分的東西的總數6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數2寫在除號的后面,除號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個,2寫在等號的后面。(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整道算式讀作"6除以3等于2"(板書,全班齊讀一遍),學生讀"6÷3=2"進行鞏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書,學生齊讀),學生說"6÷3=2"的意義。
3.如果有把20顆糖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幾顆呢?你是怎么想的?讓我們來看看這5位小朋友分糖的過程。(電腦演示)算式該怎么列?板書:
20÷5=4(顆)這個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再次讓學生體驗到平均分的過程)
三、鞏固練習
1.先用小圓片擺一擺,再列出算式。
。1)把10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個?
□÷□=□
2、看圖列出算式:(課件)
。1)把10個蘿卜平均分成兩份。
(2)把8個青椒平均分成4份。
3、看算式,說說它所表示的意思:(課件)
。1)15÷3=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24÷8=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四、拓展:(課件)
把12只桃子平均分給幾只猴子,正好分完,可以怎樣分?
(課件演示說明:點擊其中四只會出現"手"形的桃子,就分別是四種分法,然后再點擊按扭回到原來的12只桃子的界面;當點擊猴子時就會出現完全的四種分法。)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得都很好,今天我們對除法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補充板書課題),所學的分法,我們把它叫做"第一種分法"(板書),下節課我們還要學習除法的第二種分法。
南海實驗學校 黃偉紅 周瑩
2006年1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