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第六單元克和千克

2009-06-10 07:58:52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 高中生活 診斷活動 數學夏令營 數學實驗班

  教學內容:

  學生日常生活中已經能夠對質量的概念有感了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概念。本單元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質量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環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課時安排:

  2課時

  (48)課題一:克和千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第86~87頁內容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認識秤等工具了解稱的方法。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4、通過小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交流、合作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具學具準備:

  硬幣   天平    健康秤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案調整

  一、新課導入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

  1、背一背

  我們來玩一個背一背的游戲,三人,一人背另兩人,將背的感覺告訴大家。

  2掂一掂

  掂一掂鉛筆盒和數學書,把你的感覺在小組里說一說。

  3、導入課題:

  看來物體也有輕重之分。那么你們用什么單位來表示物體的輕重呢?今天我們來認識克和千克。

  這個重,那個輕。

  學生獨自活動,互相交流匯報。

  生: 我覺得鉛筆盒比書重。

  生:我覺得一樣重。

  二新授、1、聯系生活,找克和千克

  你們在哪兒見過克和千克?

  2、感知1克,5克,10克

  師:2分硬幣大約是1克重,每人拿一個硬幣,感覺一下在小組內說一說。

  掂五個硬幣,然后10個硬幣。

  3、估計其他克數

  估計一下如餅干,牛奶,干脆面。

  4、感知1千克

  掂一掂一袋鹽的重量說感受

  你還發現了什么?

  5、認識秤

  要知道物體的重量就要用到秤。每組一個秤自己試秤準備的物品。

  在小食品上,糧袋上。等等。

  開始活動,掂硬幣,說感受。

  生1:一克很輕,根沒有差不多。

  掂一掂說感受。

  餅干50克,牛奶250克,干脆面60克。

  生:很重

  比硬幣重的多

  1千克=1000克

  秤出物品的重量師:前幾天老師讓同學們廣泛收集、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

  師小結:同學們說了那么多,你有什么發現嗎?

  2.認識秤。

  師:要知道物品的輕重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來稱。

  師: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秤?

  (多媒體課件出示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我在超市賣食品的地方見過電子秤。

  賣水果的地方有盤秤。

  我見過夏天賣西瓜的用磅秤。

  師:同學們都沒見過天平,下面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天平。

  (介紹天平的組成、用法)

  3.認識"克"

  師:每個同學拿一個2分的硬幣掂一掂試一試,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你能說出大約重1克的物品嗎?

  像這樣大的一一塊橡皮:

  師:為什么呢?

  生4解釋:因為有的玉米大,有的玉米小。

  4.稱物品的質量

  師:同學們的桌面上有一些物品,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稱一稱,好不好?

  聽清要求:(1)先掂一掂,估計一下物品的質量,然后再用天平稱出物品的質量。

  (2)稱好的物品的質量用近似數表示就可以。

  師:剛才有的學生想知道我們的數學書有多重,用標尺上的刻度不夠,我們還有個辦法用法碼來稱。

  說明:游標撥回刻度0,在右盤放入砝碼,直至天平平衡。

  將砝碼和標尺上的質量加起來就是數學書的質量。

  師(拿出一袋鹽):誰來估量一下一袋鹽的質量?

  師:我們來一起看一看質量標注,一袋鹽500克,那兩袋呢?

  生:1000克。(板書1000克)

  5.認識"千克"

  師:如果再重一點的物品用天平來稱還合適嗎?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家里常用的彈簧秤,誰知道彈簧稱的用法?

  我們分小組從你的材料袋里稱出1千克的物品。

  在1000克右邊(板書:1千克)

  師:我們稱出了分別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都是1千克,但不一樣多。

  師:雖然體積不一樣,但質量是相同的。

  師:同組同學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師:你能估計一下你的凳子、書包有多重嗎?

  稱一稱試一試吧!

  小組活動并匯報。

  6.認識1000克=1千克

  師:1千克大米和剛才稱的1000克的鹽比較,請小朋友來猜一猜,誰重?

  (學生猜)

  師:我們用彈簧秤來稱一下這兩袋鹽的質量。

  生:1千克大米和1000克鹽同樣重

  師:也就是說 1000克=1千克(補充"="注意讀法)

  也可以說1000個1克是1千克。

  三、應用拓展

  1.認識常用的臺秤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天平和彈簧秤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臺秤,你能讀出臺秤上的數據嗎?

  2.認識健康秤

  師:誰能說出他們的體重?

  3.連線

  西瓜 100克

  方便面 5千克

  4.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3克。( )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

  5、

  四、全課小結(略)

  三、鞏固練習完成做一做小組內完成增加:我們認識了克和千克

  可以幫爸爸媽一幫媽媽檢查買的雞蛋夠不夠媽做點什么?

  如:

  教后記: 從"背人"的活動引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并使學生初步感知質量。由此可見越是身邊的數學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調查收集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包裝袋上的質量,可以看出克和千克本身就是身邊的問題,所以把問題還原到生活中去后,學生感到親切。教學過程以學生活動為主,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體會,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整節課結構緊湊,各個環節銜接自然,先是初步感知,(從學生活動,到進一步的反饋調查情況)到認識稱,(課件出示)然后認識克,(--估計--稱一稱)感知一克有多重,認識千克,(--估計--稱一稱)感知1千克有多重,再到克與千克的進率關系,

  不足的是:在教學進率的時候,有些粗糙,不夠細致,缺少有關的練習。導致學生掌握的不夠扎實。只能在練習課的時候進行補充。

  (49)課題二、練習課

  教學內容:練習十八1~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3、通過小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交流、合作和創新意識。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案調整

  一、復習匯報昨天回家完成的內容生1:媽媽買了3千克蘋果

  生2:媽媽買的淀粉重500克

  ……

  二、練習練習十八1、2題

  練習讀取秤上的數值

  第3題

  調查物品重量

  第4題

  鞏固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第5題

  第6題

  先估測在實際測量

  第7題

  綜合運用題

  第8題

  同位先互相讀一讀,然后讀給大家聽

  將自己調查的結果匯報

  讓學生根據物體自己選擇合適的單位

  要求學生在括號里填大于號、小于號、等于號。獨立完成。

  學生分組活動

  先觀察畫面再說一說3.連線

  西瓜 100克

  方便面 5千克

  4.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3克。( )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

  5千克(  )500克

  600千克(  )600克

  四、全課小結(略)

  三、小知識讓學生讀一讀

  教后記:

  (50)補充練習

  (51)練習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m.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高阳县| 铜梁县| 微山县| 盐津县| 商南县| 丰台区| 达拉特旗| 淅川县| 宿州市| 开鲁县| 从化市| 牙克石市| 凌云县| 莱阳市| 黄大仙区| 栾川县| 安阳县| 柏乡县| 上饶县| 中西区| 六枝特区| 合阳县| 万盛区| 双牌县| 万荣县| 大化| 广平县| 安远县| 临泉县| 永春县| 山东| 五河县| 屏边| 南投市| 保康县| 广平县| 松溪县| 肇州县| 九江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