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評論】家長希望孩子“入學如進麥當勞”?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4-16 09:40:16

日前,一場名為“重點學校該不該取消——義務教育均衡化的改革路徑探討”的研討會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學民辦教育研究所主持下舉行。有與會專家提出一個說法“入學如進麥當勞”——麥當勞的產品是完全標準化的,國家也應該解決義務階段學校設備和師資不均衡的現狀(4月2日《21世紀經濟報道》)。
今年“兩會”期間,在央視《與春天相約》的節目里,當主持人征求觀眾對兩會的期盼時,有一位觀眾就提出:“什么時候孩子入學像進麥當勞一樣就好了。”觀眾希望均衡教育資源,學校能像麥當勞那樣,從根子上解決擇校的問題。專家在取消重點學校的教育研討會上也提出了這一觀點。值得關注與探討。
按照專家的說法:教育產品完全標準化,是解決擇校難題的合理路徑。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相對理想化的路徑,在現實中操作難度比較大。公共教育資源配置畢竟不同于商業資源配置,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教育科學也不同于麥當勞產品,強制全國各地統一教育資源配置并不現實。但是以省市為單位均衡配置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應該可以做到。
在追求教育公平的期待中,盡管不少地方正在淡化重點學校的說法,但是由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問題進展緩慢,重點學校也不是說取消就能取消的,重點學校正在被“示范學校”之類的新名稱取代,但是重點學校內核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擇校的問題一直屢禁不止。
說到底,擇校問題就是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產物。學校布局、就近入學范圍與公眾就學期望值不一致,優質教育資源尚屬“緊俏商品”,根本不能滿足公眾的實際需要。優質教育資源為何這樣少呢?實事求是地講,近年來,教育資源經過整合,薄弱學校的情況有所改觀,但是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不小。既有硬件設施的差異,更有師資力量與教育環境方面的差異。我們現在談合理分配教育資源與扶植薄弱學校發展,大多停留在補充硬件設施的階段。如果說硬件設施重要的話,衡量一所學校好壞的標準更要看師資力量與學校教育氛圍。何況,在教育投入尚未顯著增長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也不可能大規模投資薄弱學校,因為名校基礎本來就不錯,投入名校效果立竿見影,地方政府往往把有限的財力用在少數名校上。
而且由于教育評價機制單一與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之間教師的物質待遇與事業發展環境也不一樣。學校對優質師資多采取保護措施,甚至到處挖優質師資,造成師資流動困難,這也是均衡配置教育資源的一大壁壘。由于校際差異,優質教師資源不但難以向薄弱學校傾斜,而且有向名校集中的趨勢,形成了薄弱學校招不到學生,重點學校爆棚的局面。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在起草之中,教育部正在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擇校問題無疑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而“入學如同進麥當勞”就是一條解決擇校難題,促進教育公平的樸素建言,期待在新一輪教改中引起足夠重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