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21-12-09 14:06:22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家長必讀: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課前做好上課準備的習慣
在課下,把下節課對應的書、本和學習用品準備好,要整齊地擺放在課桌指定的位置。這樣在上課時,可以讓孩子充分的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專心聽講的習慣
專心聽講的習慣是專心聽講和集中注意力,是孩子聽懂一節課的前提。它包括兩方面的要求:
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注意觀察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及講課的動作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
二是積極思考,這里包含著學生“肯思”和“會思”兩層意思。
要做到專心聽講:首先要求學生上課坐姿端正,自然挺胸,不做小動作。其次要求老師要做以下幾點:
(1) 教師在課堂語言上要求兒童化和趣味性,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趣。
(2) 創造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機會,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 在練習設計上要注意練習設計的思考性、趣味性、多樣性和科學性,在講授討論中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動口講一講,動手擺一擺,動筆練一練,并穿插一些輕松活潑的游戲,使學生處于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
3、踴躍發言的習慣
教師要經常啟發和鼓勵學生勇于講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要十分珍惜和愛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必要時應給予耐心的啟發和幫助,使他們能說清楚、講明白。
4、閱讀課本的習慣
課本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要逐步訓練學生養成仔細、認真、完整地閱讀課本的習慣。閱讀課本時,做到邊讀邊想,重點內容反復琢磨、仔細推敲、弄清知識間的前后聯系,來龍去脈。
5、規范作業的習慣
從新學期開始,就要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規范的作業,首先要格式正確、書寫工整,清楚美觀;其次還要獨立完成,按時完成。做作業時要專心致志,珍惜時間,自覺檢驗,對作業中的錯誤要及時訂正,反對作業馬虎。
6、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是答題的基礎與前提。只有審題正確才能順利地答題。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有機地教給學生審題的具體方法。
圖片
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遵循小學生由不自覺到自覺,由簡單的重復模仿到熟練,以及要求上逐步提高的規律。具體做法有:
1、明確意義,啟發自覺,寓教于學。
在訓練學生養成某種良好學習習慣之前,不但要講清“應該怎樣做”,更要聯系實際說明“為什么要這樣做”,即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和作用。 通過教學活動順乎自然地暗示良好學習習慣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意義。
2、規范行為,嚴格訓練,持之以恒。
習慣的養成需要堅持。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反復抓、抓反復,一絲不茍,持之以恒。稍有懈怠,便會走樣;經常中斷,就會前功盡棄。
3、循循善誘,言傳身教,潛移默化。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兒童,對教師懷有一種特殊的尊敬和依戀感,他們非常愿聽老師的話。教師應重視小學生“向師性”強的心理特點,充分珍惜利用這種積極因素,引導和教育他們提高學習,讓他們懂得應該怎樣對待學習,怎樣對待老師的要求,如何聽課、完成作業等,使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要注意發揮部分學習習慣優秀的學生的榜樣作用,以及教師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師某些方面的示范作用有時要比說上一千遍的效果還要好。
良好的學習習慣一經養成,一般就不會被輕易改變,并能在學習中發揮持久的作用并且能決定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反之,不良的學習行為導致學習生活落后,缺乏自我約束力
小學階段學習是人生中最基礎的學習。因此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者責無旁貸的首要任務。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
點擊查看更多:父母必讀
奧數網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