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21-12-07 20:38:13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平時多表揚,少批評。從每一節課抓起,一上課就能進入學習狀態,就會使學生整節課都處于渙散的地步,教師也會因為課堂氛圍提不起精神,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針對這一現象,我不是用懲罰而是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設計了課前獎勵的活動,如果在上課鈴一響,不論老師在不在,都能做到快速拿出書和學習用品,并能安靜地等老師來上課,對做得好的學生當面表揚,并且,作為學期末優秀學生的評價方式之一。有了這樣的活動,學生在起初會有趨利行為,但學生得到老師表揚便形成了自然,成為習慣。
2.愛好入手,強化要求。人類的任何實踐活動都需要具備高度的注意力,它是人類一切心理活動的先導和前提。一個人形成了對學習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心不在焉的學習習慣,即使在非常安靜的環境,也不能專心學習。課堂上我運用多種手段,引起學生注意,使他們產生興趣,把題目變成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提高,注意力自然也就強化了。
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新課標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在數學中培養孩子能力不能靠老師填鴨式的灌輸方式,這樣會使很多孩子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更多的給予孩子動手實踐機會,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動手的機會增多,勢必會影響教學進程,在教學過程中,開始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完成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而且實踐過程記錄的也不是很理想,但經過幾次動手實踐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4.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積極地自主思考。在課堂中多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時時體驗成功的樂趣,這樣才會激發學生向更深層次的問題思考。讓學生在開放的現實情境和思維空間里,聯系已有數學經驗和數學知識,充分展示思考、探索、交流活動。這樣既尊重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個人策略,又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加強。
點擊查看更多:學習習慣
奧數網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