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五代史·符習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21 15:02:20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五代史·符習傳
符習,趙州昭慶人也。少事趙王王镕為軍校,自晉救趙,破梁軍柏鄉,趙常遣習將兵從晉。晉軍德勝,張文禮弒趙王王镕,上書莊宗,求習歸之趙。莊宗遣之,習號泣曰:“臣世家趙受趙王恩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莊宗壯之,乃遣閻寶、史建瑭等助習討文禮,以習為鎮州兵馬留后。習攻文禮不克,莊宗用他將破之。拜習成德軍節度使,習辭不敢受,乃以相、衛二州為義寧軍,以習為節度使,習辭曰:“魏博六州,霸王之府也,不宜分割以示弱,愿授臣河南一鎮,得自攻取之。”乃拜習天平軍節度使、東南面招討使,習亦未嘗攻取。
趙在禮作亂,遣習以鎮兵討賊。習未至魏,而明宗兵變,習不敢進。明宗遣人招之,習見明宗于胙縣,而以明宗舉兵不順,去就之意未決,霍彥威紿習曰:“主上所殺者十人,公居其四,復何猶豫乎?”習意乃決。平盧監軍楊希望聞習為明宗所召,乃以兵圍習家屬,將殺之。指揮使王公儼素為希望所信,紿希望日:“內侍盡忠朝廷,誅反者家族,孰敢不效命!宜分兵守城,以虞外變,習家不足慮也。”希望信之,乃悉分其兵守城,公儼因擒希望斬之,習家屬由是獲免。而公儼宣言青人不喜習之嚴急,不欲習復來,因自求為節度使。明宗乃以房知溫代習鎮平盧,拜公儼登州刺史。公儼不時承命,知溫擒而殺之。習復鎮天平,徙鎮宣武。
習素為安重誨所不悅,希其旨者上言習厚斂汴人,乃以太子太師致仕,歸昭慶故里,明宗以其子令謙為趙州刺史以奉養之。習以無罪,怏怏失職,縱獵劇飲以自娛。居歲余,中風卒,贈太師。
(節選自《新五代史·符習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臣世家/趙受趙王恩/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
B. 臣世家趙/受趙王恩/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
C. 臣世家趙/受趙王恩/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
D. 臣世家/趙受趙王恩/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節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五代時,節度使設置更多,連年攻伐,廢置不常。
B. 拜,提升官職,如“拔”也指官職的提升,“改”“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職的變動。
C. 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定年齡而離職。致仕的年齡一般是七十歲(有的朝代也有特殊規定),有疾病可以提前。
D. 卒,指人死,根據《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符習是趙州昭慶人,和王镕關系親近,王镕被張文禮殺害,符習悲痛萬分,悲號哭泣要為王镕申冤報仇,唐莊宗很支持他的這一行為。
B. 莊宗派兵幫助符習為王镕報仇,但是派去的人也沒有完成任務,莊宗又派其他將領前去,最終才打敗了張文禮。
C. 唐明宗發動兵變之后,派人招降符習,符習因唐明宗軍隊打戰不順利而猶豫不決,霍彥威一番欺騙的話才說動了符習拿定了主意。
D. 符習在太子太師的職位上請求退休還鄉,回到昭慶舊居之后,符習因為無罪丟官而經常悶悶不樂,縱情游俠豪飲,不久之后就中風而死。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魏博六州,霸王之府也,不宜分割以示弱,愿授臣河南一鎮,得自攻取之。
(2)內侍盡忠朝廷,誅反者家族,孰敢不效命!宜分兵守城,以虞外變,習家不足慮也。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