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龐安時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23 20:06:24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龐安時傳
龐安時,字安常,蘄州蘄水人。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父,世醫也,授以《脈訣》。安時曰:是不足為也。獨取黃帝、扁鵲之脈書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說,時出新意,辨詰不可屈,父大驚,時年猶未冠。已而病聵,乃益讀《靈樞》《太素》《甲乙》諸秘書,凡經傳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貫。嘗曰:世所謂醫書,予皆見之,惟扁鵲之言深矣。蓋所謂《難經》者,扁鵲寓術于其書,而言之不祥,意者使后人自求之歟!予之術蓋出于此,以之視淺深,決死生,若合符節。且察脈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是二脈陰陽相應,如兩引繩,陰陽均,則繩之大小等。此皆扁鵲略開其端,而予參以《內經》諸書,考究而得其說。審而用之,順而治之,病不得逃矣。又欲以術告后世,故著《難經辨》數萬言。藥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嘗試有功,不可遺也,作《本草補遺》。
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門求診者,為辟邸舍居之,親視藥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為者,必實告之,不復為治;钊藷o數。病家持金帛來謝,不盡取也。
嘗詣舒之桐城,有民家婦孕將產,七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安時之弟子李百全適在傍舍,邀安時往視之。才見,即連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拊摩。孕者覺腸胃微痛,呻吟間生一男子。其家驚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時曰: 兒已出胞,而一手誤執母腸不復能脫,故非符藥所能為。吾隔腹捫兒手所在,針其虎口,既痛即縮手,所以遽生,無他術也。取兒視之,右手虎口針痕存焉。其妙如此。
有問以華佗之事者,曰:術若是,非人所能為也。其史之妄乎!年五十八而疾作,門人請自視脈,笑曰:吾察之審矣。且出入息亦脈也,今胃氣已絕,死矣。遂屏卻藥餌。后數日,與客坐語而卒。
。ㄟx自《宋史龐安時傳》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已而病聵,乃益讀《靈樞》 聵:耳聾
B.扁鵲寓術于其書,而言之不祥 祥:詳細
C.踵門求診者,為辟邸舍居之 踵:跟隨
D.遂屏卻藥餌。后數日,與客坐語而卒 屏:停止
2.以下各組句子,全都表現龐安時醫者仁心的一組是(3分)
①世所謂醫書,予皆見之,惟扁鵲之言深矣
、谟钟孕g告后世,故著《難經辨》數萬言
、蹫槿酥尾,率十愈八九
、芷洳豢蔀檎撸貙嵏嬷,不復為治
、莶〖页纸鸩瘉碇x,不盡取也
、藜韧醇纯s手,所以遽生,無他術也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龐安時出身于世醫家庭,自幼聰明好學,讀書過目不忘。其父曾將《脈訣》傳授給他,他卻認為過于淺顯不足為奇,而后認真研讀黃帝、扁鵲的脈書,逐漸通曉醫理,悟出新意。
B.龐安時旁涉經史百家,融會貫通,著有《難經辨》《本草補遺》,診脈重視人迎脈和寸口脈并用,在醫學理論和實踐上有許多真知灼見,為祖國的中醫學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
C.龐安時醫術精湛,面對桐城孕婦七日而子不下的疑難雜癥,他沉著冷靜,仔細觀察,找出了孕婦難產的根結所在,最終在徒弟李百全的幫助下巧施針術,使孕婦順利產子。
D.龐安時不僅醫術精湛,活人無數,而且醫德高尚,一切從患者角度考慮,不以私利為重。晚年他對自己的病情了然于心,樂觀豁達地面對死亡的到來,最后平靜地告別了人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未久,已能通其說,時出新意,辨詰不可屈,父大驚,時年猶未冠。(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問以華佗之事者,曰:術若是,非人所能為也。其史之妄乎!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