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如何調節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17 20:45:45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家庭結構和人際關系的變化,現代人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而且這一現象最突出在中小學生及大學群體中。
最近我國曾對中小學生做過一項調查,出現考試焦慮占22.6%、擔心發生可怕的事占16.1%、自備占37.4%、性格暴躁占18.7%、想自殺占14.3%。
作為學生,將來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有所作為,不僅取決于科學文化素質及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即健全的人格。
大家都知道在當前,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何謂心理健康呢?簡單的講,就是人格健全、智力良好、對各種精神刺激和壓力有良好的承能力。具體應具備以下8條標準:
一、心理健康標準
1、智力正常:智力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本條件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證,智商是成才的基礎。
2、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3、心情開朗、情緒樂觀、熱愛生活、視學生為樂趣,努力把自己才智在學習中發揮出來。
4、與人為善、樂于與人交往、和同學和睦相處、對同學充滿熱情、能與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同學尊重、信任、不產生嫉妒、憎恨。
5、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6、控制能力好,沒有不良行為、不良習慣和嗜好。
7、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時注意力集中、休息時善于放松、睡眠好。
8、人格完整:行為舉止符合一貫的行為模式,有穩定興趣。
二、常見的心理問題
1、情緒問題
青少年時期,表現為情緒不穩定、脆弱,受到挫折易出現情緒問題,表現如下:
(1)抑郁情緒:主要表現情緒低、自卑、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并有輕生之念 。
(2)情緒不穩定:主要原因是從小養成不良性格,從小嬌慣、任性、以我為中心、稍不如意而發脾氣,此外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離異,造成性格苦悶、孤獨、猜疑等。
(3)強迫癥:由于平素性格膽小、拘謹、呆板、對任何事思慮過重,易出現強迫行為,表現反復關門、煤氣、電燈,反復洗手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