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9-02-11 17:05:25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數學 一年級下冊 說課稿
(2)驗證:之前活動是孩子們通過以往學習經驗或者估算方法猜測的過程,現在我將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驗證。提出怎樣才能準確地知道是誰贏了呢?引導孩子指出要計算出兩個人的總分,才能進行比較。第一個驗證環節先計算淘氣一共得了多少分? 結合以前的學習經驗,孩子們能夠很快列出算式,但是怎么樣計算,就成新的問題,這也是本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這一環節我選擇采取四人小組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一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讓學生提高交流合作的意識,同時還能夠彌補孩子在獨立思考過程中的局限性,拓展他們的思維角度。 活動完畢后,我會請孩子來做簡單匯報,并將匯報結果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連加的計算方法,并鼓勵他們分享更多的辦法。
第一種方法:運用算理進行口算運算;先將十位上的數相加,再將個位上的數相加,最后再把所得的兩次結果加起來。即:20+20+40=80;4+9+4=17;80+17=97.這一環節我會注重給孩子們講解清楚口算方法,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口算的步驟。
第二種方法:先將前兩個數列豎式進行計算,即:24+29=53,再把所得到的和與第三個數相加,即:53+44=97。這一方法是較為普遍的計算方法,但需提醒孩子們在列豎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數位對整齊,遇見有滿十的情況就向前進一。
第三種方法:三個加數也和兩個加數列豎式的計算方法一樣,三個加數的數位要分別對整齊,從個位加起,滿十向前進一,最后寫出得數。提出這個方法的孩子可能較少,因此在講解的時候,要注意對孩子的引導和提示。
在這個環節后,我會讓孩子們自己來說一說本節內容與練習中20以內數的連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這樣設置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們的數學語言表達,同時能夠讓孩子們漸漸體會到: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通過有序的對比來解決我們的數學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學生能夠發現:今天的內容與以前所學習的內容相同的地方在于:運算順序與以前的運算順序一樣;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數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最后總結歸納100以內數的連加的計算方法。
(3)完成淘氣的得分計算后,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將讓孩子們通過剛才的講解,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獨立完成笑笑的得分。在評講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對比發現每個計算方法的優缺點,最終得出列豎式計算是最為常用的且不易出錯的的方法,體現算法的最優化。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