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1-08 21:57:05
五、教學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于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單元要通過學生眼看、動手、腦想,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中積累感性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幾何圖形的直觀表象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主要體現以下理念:
1、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再現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通過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同時積累了認知表象,為新學知識的探究做好鋪墊。在探究中,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直觀呈現學生的探究操作的過程與結果,輔助學生交流、概括,使學習過程活動化、直觀化,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運用中,以通過多媒體直觀呈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比較、分析,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
2、尊重學生的已有認識水平和經驗。
數學學習活動應以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和經驗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交流、操作、驗證等活動來主動獲取新學知識。第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平行四邊形,所以從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出發,讓學生在“找”的過程中回顧已有知識經驗,為新知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
3、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構成知識系統。
學習新知識前,復習了長方形的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總結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后,又及時將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并利用集合圖來表示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逐步將四邊形的知識系統化。
六、教學思路:
根據本單元的教材內容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動手操作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采用合作交流、觀察發現法為主,多媒體演示法為輔。教學中,設計啟發性思考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教學適時運用電教媒體化動為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七、課時安排:兩課時
1.認識平行四邊形………………………1課時
2.認識梯形………………………………1課時
八、每課時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探索并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