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8-12-01 15:02:15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數學 四年級上冊 數學說課稿
西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平行》數學說課稿
一、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以上理念,我們必須改革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構建了探索性學習的縱向結構,即“設疑激情———引導探索———應用提高———交流評價”的基本教學模式。
二、設計思路
(一)關于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9—41頁的《相交與平行》。本課時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等概念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中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充分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相交關系。生活中有許多平行這些都是教學本單元內容的現實背景和有意義的素材。教材結合生活情境教學兩條直線間的位置關系,有三個好處: 一是有利于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形成數學概念;二是有利于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三是有利于學生從數學的視角觀察世界。
。ǘ╆P于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創造一組平行線。
思維發展目標: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平行線的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情感與態度目標:在數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真實存在,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認識平行線。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創造一組平行線。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