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6-11-10 11:32:22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語文教案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現代詩,是略讀課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中的一些聲響,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詩歌語言精煉優美,富有韻味。王老師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體驗詩的意境。
一、展開想像,讓詩歌豐厚起來
由于詩歌的語言很精煉,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去描繪詩中的意境,王老師非常注重這方面的引導。比如在理解黃葉告別大樹的時候,王老師這樣問學生:“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學生說:“黃葉輕輕地、慢慢地從枝頭飄落,就像跳舞一樣。”學生的回答既形象,又充滿了動感。特別是在理解“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時,學生從“豐收的歌吟”里想像到:那里有農民伯伯的笑聲,散發著陣陣香氣,還有農民伯伯的汗水,小朋友們的歡笑聲,小朋友們吃果子的聲音……這時,王老師巧妙地問道:“小朋友們還會說些什么呢?”“爺爺,這果子真好吃!”學生的回答是那樣天真,而老師更是機智地抓住了話尾,說:“哦,這是贊美聲。”
另外,王老師還在學習了五、六小節之后,問學生:“除了這些聲音,你又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生們的思路打開了,一個個小動物仿佛就浮現在他們的眼前,于是,小喜鵲、小螞蟻、小青蛙、小蜜蜂都走進了這“遼闊的音樂廳”,為美麗的秋天唱起了贊美的歌韻,也使課文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想像不僅活躍了課堂,更讓詩歌變得豐厚起來。
二、耐心等待,讓問題明朗起來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始終是那樣的興致盎然,而在理解“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時,對“暖暖的叮嚀”的理解出現了偏差。一開始,有學生說:“那是因為大雁飛在天空,離太陽很近,太陽光照著很暖,所以是暖暖的叮嚀。”王老師馬上意識到不對了,連忙說:“它會叮嚀些什么呢?”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哦——哦——,好,好,我要飛到南方去過冬了!”顯然學生的回答不是老師要的答案,但王老師并沒有著急,繼續耐心地引導學生:“什么樣的叮嚀讓人覺得心里暖暖的呢?”學生似乎還是不太理解,一個說:“它們會說明年我們還會回來的,你們要等著我們。”看來,學生對“叮嚀”的意思還是沒有理解。于是,王老師問學生:“叮嚀也叫什么?”“叮囑!”一個學生插嘴道。“是的,叮嚀和叮囑的意思是差不多的。那你知道大雁會叮嚀些什么嗎?”一個學生說:“它會提醒小動物們該做窩了,因為冬天快要來了。”“它讓小朋友們多穿點衣服,小心感冒。”“它叫小松鼠多找些松果,準備好過冬的糧食。”“它讓小青蛙快點挖洞。”……因為學生了解了“叮嚀”的意思,回答也就精彩了。是呀,這些都是“暖暖的叮嚀”。
我覺得王老師在課堂上能夠不急不躁,耐心地引導學生去理解,等待學生精彩的發言,就像春天等待花開的剎那,是那樣美好,那樣沁人心脾。有時候,我們就應該擁有這種等待花開的耐心和信心,只要我們給學生機會,他們一定能還我們一個精彩。今天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三、精心預設,讓課堂高效起來
在今天的課中,我覺得有兩個地方值得商榷:
1、詞語的認讀:王老師出示詞語后讓學生自由讀一讀,然后指名分行讀,這些都沒有問題,也是循序漸進的。接著,王老師就讓學生開小火車讀,這時問題就來了,連著有三個學生讀音不準,使小火車卡住了,顯然學生對這些詞語還是感到了生疏。然后,王老師把讀音比較難的幾個詞語帶讀了一遍再開小火車,比前一次明顯順暢多了。所以,我覺得在指名讀之后可以讓學生齊讀一遍,這樣可以幫助程度稍差的孩子熟練起來,最后開小火車的話,可能讀詞語的節奏更有層次感。
2、延伸拓展:在學完全詩后,王老師讓學生說說“除了這些聲音,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生僅僅說出了小動物的名字,而沒有展開,我覺得可以模仿課文中的某一小節來說,學著做做小詩人。當然,假如時間允許的話,甚至可以寫上一段啊。
不過,這些只是我的個人看法,正確與否還需要實踐的檢驗,如有不當,請王老師諒解!
另外,王老師的親切、溫柔給人一種舒適感,迅速而漂亮的板書讓人心生羨慕,從容不迫的教態預示著成熟。正像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王老師今天的引領不就像是火種嗎?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帶領學生感受了詩中濃濃的秋情,給我們帶來了一堂較為精彩的家常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