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中小學數學新課標:附錄2綜合與實踐
來源:人教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12-08-28 17:11:16

教育部公布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面是2011版中小學數學的新課標。
2011版中小學數學新課標:附錄2綜合與實踐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一學段(1~3年級) 綜合與實踐
例20 圖形分類。
如圖6所示,桌上散落著一些扣子,請把這些扣子分類。想一想:應當如何確定分類的標準?根據分類的標準可以把這些扣子分成幾類?然后具體操作,并用文字、圖畫或表格等方式把結果記錄下來。
[說明] 本活動適合于本學段的各個年級,可以在要求上有所區分。本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清楚,分類是要依賴分類標準的,如扣子的形狀、扣子的顏色或者扣眼的數量都可以作為分類的標準,而在不同的分類標準下分類的結果可能是不同的。本活動將有利于培養學生把握圖形的特征、抽象出多個圖形的共性的能力。另一方面,活動還要求學生運用文字、圖畫或表格等方式記錄對扣子進行分類后的結果,這有利于培養學生整理數據的能力。
教師在此活動的教學中可以作如下設計:
(1)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分類標準。可以啟發學生這樣思考:先關注一個指標作為分類標準,如先關注顏色;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關注兩個指標作為分類標準,如進一步關注顏色和形狀;最后再關注顏色、形狀和扣眼數。這樣可以避免出現混亂。
(2)根據已經討論確定的分類標準對學生分組,引導學生實際操作,合作完成計數;各小組呈現統計結果。
(3)教師組織學生報告統計結果,引導學生作出評價,幫助學生整理思路。
例21 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組織學生分組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如圖標),觀察它們是否有對稱軸,若有對稱軸,數出或說出有幾條對稱軸。嘗試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在課堂中展示交流大家的發現,并嘗試設計出一些軸對稱圖形。
[說明] 這個活動可以鼓勵學生主動觀察,設法收集(如可以使用數碼相機或現場素描等)。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環境發現、找到他們熟悉的圖形對象中隱藏的對稱軸,并在交流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經驗,如下面的圖7:
在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圖形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鼓勵學生自己設計軸對稱圖形,并交流自己圖形所表達的意思。
例22 上學時間。
讓學生記錄自己在一個星期內每天上學途中所需要的時間,并從這些數據中發現有用的信息。
[說明] 這個活動適用于二、三年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意識: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先調查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到結論;如果把記錄時間精確到分,可能學生每天上學途中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可以讓學生感悟數據的隨機性;更進一步,讓學生感悟雖然數據是隨機的,但數據較多時具有某種穩定性,可以從中得到很多信息。
教學中可以作如下設計:
(1)指導學生如何測量時間和作記錄,啟發學生先設計調查方案。例如,事先調整家里鐘表的時間,使其和學校鐘表的時間保持一致;在調查期間需要保證每天上學途中的行為盡量一致;作為參照,也可記錄放學回家的時間;等等。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做事的習慣。
(2)組織學生展示數據,鼓勵學生從中發現信息。學生得到的信息可以是多方面的:雖然每天上學途中需要的時間可能是不一樣的,但通過一個星期的調查可以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可以知道上學途中所需要的最長時間和最短時間等。
(3)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比較自己與他人的調查結果,從而獲得更多信息:大多數同學上學途中所需要的時間,同學中最長的和最短的時間;可以將時間分段,統計每個時間段的學生人數,得到表格或者統計圖。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體會分析調查結果及得到結論的樂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