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的傳奇汗血馬之謎
來源:網絡 2009-07-09 08:39:14

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伊犁地區在新疆中西部的伊犁谷地。烏孫以及后來的西突厥、察合臺汗國、準噶爾汗國都曾立國于伊犁。這里在清代曾是新疆的首府,這里可有四十一個民族,還有二百多萬的人口。“馬背上的民族”哈薩克還有蒙古等民族都生活在這片大草原上。新疆據說有馬一百零幾萬匹,而伊犁就占了四十萬匹。“天馬” 已是伊犁馬的代稱,天馬更已是哈薩克的驕傲。但是,有的人也說烏孫是天馬的故鄉,這是怎么回事?讓我們揭開歷史的面紗。
實際上烏孫國也以輸送天馬而得名,對歷史發生著重 要的影響。陳寅恪先生曾經做過重要的論述。蒙古國崛起之后,西征控制此地,并且進攻中亞的花剌子模國。從此,烏孫故地并入蒙古察合臺汗國版圖,大量信奉伊斯蘭的色目人遷入。烏孫故地成為伊斯蘭教活動地區。到公元1716 年,烏孫故地被清政府命名為“伊梨九城”,烏孫馬也被轉稱為伊梨馬。
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關于馬的歷史與現在。馬的歷史可比人類的還要早幾千萬年。馬在歷史上也主要是人們用來從事生產,運輸和戰爭的一種工具。而在現在的都市和旅游點里,馬已經成為了娛樂和競賽的用品。就像“英純血馬、阿拉伯馬”都是公認的最好賽馬。它們在速度賽中跑完一千米只需要六十秒的。“天馬行空”,“馬踏飛燕”都是我們傳說中神化了的好馬。最神奇 的就是可以“日行千里”的汗血寶馬了。《射雕》中郭靖的小紅馬就是那神奇的汗血寶馬。
汗血馬,史稱“天馬”,大宛馬。有記載:張騫出使西域得烏孫好馬,漢武帝尤為珍愛,取名為“天馬”。可等后來又得大宛汗血馬,比烏孫馬強壯,便將“天馬”的稱號轉賜給了它。昔日的烏孫馬則等而下之得被改稱為“西極馬”。漢武帝“獲汗血寶馬來,作西極天馬歌”。
汗血馬的先祖也是生長在偏僻沙漠戈壁中的野馬。它在奔跑時脖頸部位會流出帶有紅色物質的汗水。其汗水鮮紅似血。為了得到它,漢武帝曾派壯士帶黃金千斤和等身大的金馬去換“汗血馬”。未果后曾兩次大規模派兵遠征大宛國。大宛王一看自己不是漢朝的對手,就威脅如果漢朝不退兵的話,他們將殺盡了全部的善馬,而汗血馬可是不能殺的。于是漢軍擇取其善馬數十匹,與其結盟,然后罷了兵。漢武帝在得到大宛的汗血馬及其他眾多良馬后,迅速改良了中原的馬種,使漢馬迅速得以優化。最關鍵是汗血馬使得生產力和部隊的裝備力大大得到了增強。
但“天馬”最終還是在中國的西域中消失了。今天汗血馬的產地主要在土庫曼斯坦及其周邊,在古代它們可都屬于大宛國的范圍。直至不久前土庫曼斯坦國總統送給我國領導人一匹汗血寶馬,據說該馬的父親身價曾達千萬美元之巨。當然還有中國公司購買的十匹汗血母馬和一匹汗血公馬。
這些汗血寶馬,體型高大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輕快靈活,汗血馬的奔跑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跑完一千米只需一分零五秒,僅比公認速度最快的英國的純血馬慢五秒。汗血寶馬不愧曾是最好的名馬。一切都已是歷史。伊犁馬和我國的其他幾大名馬有:一是地方土種馬, 如生活在內蒙古錫林郭勒地區的蒙古馬和新疆的哈薩克馬;二是雜交培育馬,如內蒙的三河馬和新疆的伊犁馬等。蒙古馬體態結實粗糙,頭重額寬、四肢粗壯,蹄質結實,八小時可行六十公里。蒙古馬生命力極強,能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生存。哈薩克馬則屬于草原型馬種。清秀耳短。頸細稍揚,胸窄后肢常呈刀狀和外向。
伊犁馬可是以當地的哈薩克母馬為基礎,混入了俄國騎兵用馬的頓河馬及土庫曼汗血的阿哈馬血液而來的。伊犁馬因其混血的來歷,被當地牧民稱為了“二串子馬”。伊犁馬平均身高近于一米五,平均體重四百多公斤。其靈活清秀,大眼長頸,額寬鼻直,耳小靈敏,肌豐蹄堅,后肢外向,胸圍大于身高,伊犁馬的四肢和面部常有白彰,毛色以騮毛、粟毛及黑毛為主。
伊犁馬奔跑迅速、耐力持久。伊犁馬跑一千米的速度 可達一分十五秒,伊犁馬拉車平均時速達到了十一公里,兩匹馬拉一噸貨,行走十八公里,只需一個半小時。伊犁母馬一天還可產乳五公斤左右。哈薩克的馬奶子和馬奶酒絕對都是美味珍品。喝過你才會知道。新疆自古有伊犁馬、巴里坤馬和焉耆馬三大名馬。伊犁馬是“天馬” (烏孫馬)的后代,適宜于騎乘;巴里坤馬是“神馬”(胭脂馬)的后代,體型矮小,但和蒙古馬一樣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速度,適于貨運;焉耆馬則是一種很獨特的馬,馬從小就練就了走沼澤如履平地的本領,所以特別適宜騎乘,舊時多用于驛道走馬。
唐代回紇每年向唐朝賣馬達十萬匹之多。而伊犁大草原更是因出產“騰昆侖,歷西極”的天馬,一直被人們城作為“天馬之鄉”。
清乾隆年間這里就成立有供軍需的伊犁馬廠,其規模可是全疆第一。伊犁種馬場現有四千多匹馬,多是騎乘性輕型馬,主要銷往各大城市的馬術俱樂部。種馬場會通過人工授精的方法,使進口的英國純血馬與伊犁馬配種,以提高伊犁馬的奔跑速度。種馬連吃的飼料是用胡蘿卜、雞蛋、玉米、大麥和燕麥特制成的,一年的飼養費用更是高達十萬元。
“天馬”的伊犁馬也是新疆一般馬術參賽的馬種。新疆第五屆民運會馬上項目的一百三三匹參賽駿馬中,約一百二十匹都是伊犁馬。速度賽馬和賽走馬的多數獎牌也都被伊犁馬所包攬。
伊犁馬也曾經是國內耐力最長、速度最快的名馬。但在目前各省紛紛用國外的純血馬對本地馬匹的進行改良之后,賽馬中伊犁馬在速度項目已落后于其他省市。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