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地圖
來源:網絡 2009-07-08 16:29:05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幅繪在帛(絲綢)上的邊長為 96厘米的正方J參地圖。地圖沒有標注繪制的年代,但馬王堆三號漢墓是公元前168年下葬的,此圖繪制的年代當在此以前。據考證,該圖大約繪制于呂后末年,即公元前180年左右,距今已2160多年了。
這幅地圖的方位為上南下北,與現在的地圖上北下南恰恰相反。地圖所包括的范圍是東經111度至112度30分、北緯23度至26度之間,地跨今湖南、廣東、廣西三省,具體地點大致是今天廣西全州、灌陽等地以東,湖南雙牌縣以南,廣東連縣以西,南至廣東珠江口外的南海。地圖有主區和鄰區的明顯劃分:主區詳細,鄰區簡略。主區是漢初諸侯吳氏長沙國的南部,即今天湖南湘江第一大支流水流域(地圖上叫深水) 和九提山一帶。鄰區是漢初諸候南越國的轄地,主區的比例大致為十七萬分之一至十九萬分之一,如果用當時的度量制 itm,大約圖上一寸相當于實地十里,即為一寸折十里的地圖。鄰區的比例大致為主區的三倍,地圖的內容非常豐富,既有作為自然地理要素的山脈、河流,又有作為社會經濟要素的居民點、道路等,而山脈、水系、居民點、交通網四大要素,正是現代地圖的基本要素,所以,這應是一幅相當于現在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圖。
地圖繪制的水平很高,它已經使用了統一的圖例。全圖共有80多個居民點,分為二級.即縣級8個,鄉里級70多個。縣級用方框符號表示,鄉里級則用圈形符號表示.同級符號也有大小的區別,這應是居民點大小不同的表示。用方框和圓圈區分居民點的行政等級,一直沿用到近幾十年以前。地名注記在方框和圓圈之內,讀者一目了然,不會混淆,現代地圖采用小符號,只好把地名注在符號旁邊,但在居民點稠密處,則容易誤讀。圖中用直線或虛線表示道路,共有20多條,在縣城之間以及重要鄉里之間,均有道路相通,水道則用彎曲的由細而粗的均勻的線條表示,圖中繪制了大小河流30多條,其中9條注明了河流的名稱有的還注記了河流的源頭。把帛書地圖與現代的地圖比較,我們發現河流的骨架,河系的平面圖形,河流的流向以及主要的彎曲均與今圖大體相似。 2000多年前我國地圖測繪水平精確到如此程度,真叫人吃 驚!圖中山脈的畫法很科學,它不僅用閉合的曲線表示山脈坐落、山體的輪廓,以及延伸方向,而且還用月牙形、柱形等符號表示山簇、山峰、山頭、山谷等內容,尤其是九a山采用了類似現代等高線的畫法。山脈的這些表示方法.比宋至明清地圖采用人字形畫法和山水畫中山的畫法要好得多。
從地圖的內容看,這是一幅經過實地勘側的地圖。但地圖主區所繪的是一個萬山磅礴、高山深水的地帶,地形是如此復雜,但地圖的比例的準確性很高,例如河系的平面圖形、山脈的走向、城市的方位與現在同一地區的地圖大體相似兩千年以前,繪出了如此高水平的地圖,在世界地圖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在時間上,也還沒有發現比它更早的地圖。所以它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繪在絹帛上的地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