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趣味樂園 > 軍事天地 > 正文

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架運輸機——“中運一號”

來源:《解放軍報》 2009-07-08 12:49:05

智能內容

  抗日戰爭期間,南川第二飛機制造廠的林同驊教授帶領剛剛從大學畢業的數十名青年,經過兩年多艱苦努力,于1944年8月成功研制出了“中運1號”木質雙發中型運輸機。同年10月,在重慶白市驛機場由飛行員李興唐試飛。11月18日,飛機首航從重慶飛至成都太平寺機場,由當時航空研究院試飛組人員協同,按試飛規范,逐條試飛并取得圓滿的結果。飛機被正式定名為C-0101運輸機,后被稱為“中運1號”。

  “中運1號”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架運輸機,全重4536千克,可載運乘客8人及駕駛員2人,平飛最大時速349千米,續航時間5小時45分。機身分前、中、后三段,可拆卸。下單翼分為左右翼和中翼3部分。中翼兩邊裝發動機,各有鉻鉬鋼管焊接的發動機架,并用橡皮墊減震,起落架能向后回收。有兩個汽油箱裝在中翼里,各容汽油307公升,還有兩個油箱,各容173公升,分裝在左右翼里。機身和機翼均為木結構,外蒙3層板,再包布蒙皮。尾翼也是木質的,只有副翼和襟翼是鋁合金制的。

  “中運1號”曾有計劃改裝為轟炸機,投入抗日戰爭。后因抗戰勝利在望,再加之經費問題,該計劃最終未能實施。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的“中運1號”飛機是由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的林同驊教授捐款復制,由該館特邀航空史研究員孟鵲鳴同志提供的相關技術圖紙。

  “中運1號”后改進為“中運2號”雙發運輸機。“中運2號”的構造大體上和“中運1號”相似,但起落架、尾輪機構、襟翼操縱和機艙內部設備和安全舒適方面,都有不少改進。飛機總重量輕,座位也較少。發動機是美國普瑞特·惠特尼公司生產的兩臺9缸冷氣式發動機。1948年2月19日,“中運2號”在重慶白市驛機場試飛成功。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m.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扶沟县| 武宣县| 巴林左旗| 孝昌县| 莱西市| 米脂县| 固阳县| 陈巴尔虎旗| 南木林县| 开鲁县| 西藏| 宝坻区| 平谷区| 木兰县| 太湖县| 五大连池市| 宣威市| 保山市| 皋兰县| 青阳县| 隆尧县| 保靖县| 田阳县| 平罗县| 隆昌县| 洪洞县| 太仓市| 东安县| 平定县| 金溪县| 武胜县| 鲁山县| 巴楚县| 台东市| 中宁县| 桑植县| 哈密市| 萍乡市| 黄平县|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