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鐵血男兒——廖承志(2)
來源:故事匯 2009-06-26 06:01:31

廖承志在川陜蘇區擔任川陜省委常委、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因反對企圖另立中央的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被強加上“特務”的罪名,開除黨籍,囚禁起來。張國燾之所以沒有馬上殺他,一方面是因為他是著名的國民黨左派廖仲愷、何香凝之子,殺了他不好向黨中央交待;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多才多藝,不僅懂好幾門外語,還會畫畫、刻寫蠟紙。在此后的兩年多時間里,廖承志就一直在保衛局的監視下戴著手銬行軍。面對不公正待遇,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忍辱負重,用樂觀豁達的革命人生觀同逆境作斗爭。在被羈押的日子里,他仍然發揮自己美術和音樂方面的特長,畫馬克思的像給連隊張貼,教戰士們唱《國際歌》,還把自己的口糧分給傷員。他帶著手銬和戰士們爬雪山,過草地,歷盡磨難。周圍的戰士以敬仰的眼光看待這位特殊的“犯人”,和他一起唱著歌走完了萬里長征。1936年9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黃河邊,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下部隊,看到了被押送的廖承志,很快意識到他的處境,只是緊緊地握了一下廖承志的手,然后上馬走了。晚上,他派人把廖承志叫到司令部,當著張國燾、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的面,佯裝發怒地說:“廖承志,你認識了錯誤沒有?”廖回答:“認識了。”“改不改?”“改!”“改了就是好同志!張主席還是歡迎你的。”周恩來機智地將張國燾的嘴給堵了起來,也為廖承志的“錯誤”結了案。張國燾本來要處決廖承志,可是見周恩來站在自己這邊訓斥他,頓時覺得周恩來給了自己面子,心頭的火氣也消了,下令說:“不殺廖承志,以觀后效!”1936年12月,張國燾在預旺堡召開的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上,公開承認逮捕廖承志等人是錯誤的,使他們“受了委屈和冤枉”。廖承志在周恩來的挽救下撿回一條命,恢復了黨籍和自由! ⊥评T志如鋼
1942年5月30日,由于郭潛叛變告密,廖承志在廣東韶關樂昌縣坪石鎮被國民黨軍統逮捕,被秘密押解到江西泰和馬家洲集中營。一進集中營,敵人就對廖承志實行突擊審訊,但無論怎樣威逼利誘,他除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外別的一概不回答。他托人給妻子經普椿送來一信,說:“我被關在江西監獄,死不足惜,但決不做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百姓的事,請放心。”關押期間,廖承志受到非人的折磨,得了肺病,面黃肌瘦,但他依然不向惡勢力低頭。監獄主任是個認識廖承志的叛徒,曾找他談話十多次,又安排一年輕女子施以“美人計”,均無結果。廖承志對游說他的人講:“你們不必頻繁找我談話,我同你們沒什么可談的。”“三民主義,我在東京時就聽到孫中山先生與我父親談過很多,那時各位還在襁褓之中,今天何必對我上這種政治課!”惱羞成怒的敵人見勸降不行,就變換了花招。在一個沒有月光的夜里,幾個特務突然半夜打開門,兇神惡煞地把廖承志提出去,聲稱要“送他上路”。特務們把他押到陰森森的松林里,將槍栓拉得嘩啦啦響,氣勢洶洶地喊:“你現在想活命還來得及,你想怎么樣?”廖承志哈哈大笑說:“你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我洗干凈了脖子等著呢!”無奈,特務們只得又把他拖回牢中。蔣經國那時“主政”江西,也以“兄弟”的身份前去探望并勸降,被廖承志嚴詞拒絕。肉體摧殘和精神折磨沒有改變廖承志堅定的信念。他利用一點難得的紙墨畫了《獄中生活》、《鄭成功抗倭圖》等作品,并題上“男兒自古誰無死,留得芳名照汗青”。此外,他還創作了《南柯子》詞,曰:“贛南煉獄日,慷慨賦別詞。決心作烈士,生死任由之……”廖承志心堅如鐵,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在獄中寫了《拜別慈母》:“半生教養非徒勞,未辱雙親自足豪。碧痕他夕留播眾,不負今晨血濺刀。”又寫了《訣普椿》:“往事付流水,今夕永訣卿。卿出革命門,慎毋自相輕。白發人猶在,莫殉兒女情。應為女中杰,莫圖空節名。廖家多烈士,經門多雋英。”他在托人帶給周恩來的信中說:“小廖到死沒有辱沒光榮的傳統!就此和你們握手,中國共產黨萬歲!”廖承志的信和他在獄中頑強的斗爭精神,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人的高度贊揚。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會上,仍在獄中的廖承志被代表們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1944年秋,面容憔悴的廖承志提著一件破被褥,在四名武裝特務的押送下,從贛州飛抵重慶,被囚于歌樂山的渣滓洞集中營,后又轉到白公館集中營。1945年夏末秋初的一天,特務們讓廖承志換上一套新衣服,給他理了發,把他拉進汽車,廖承志以為敵人要對他下手了。車子停在山上的一座洋房前。剛被帶進客廳,坐在沙發上的蔣介石就以“世伯”的身份熱情地喊:“肥仔啊,好久不見了,你媽媽呢,她好嗎?”廖承志軟中帶硬地回答:“感謝世伯讓我隱居了四年,我媽媽的情況大概你比我還清楚!”蔣介石稱贊廖承志多才多藝,如果走“正路”他一定重用。廖承志則表示活著是共產黨的人,死是共產黨的鬼!蔣介石厲聲訓斥:“你這樣做,能對得起你的父親嗎?”廖承志理直氣壯地回答:“我這樣做才真正對得起父母,那些滿口掛著我父親的名字,雙手沾滿鮮血,同殺害我父親的兇手稱兄道弟的人對得起我父親嗎?”蔣介石被搶白得滿臉通紅,拂袖而去。此時,中共中央根據重慶談判簽訂的《雙十協定》,多次向國民黨當局提出釋放政治犯。宋慶齡、何香凝也再三向蔣介石交涉,迫使蔣介石把廖承志列入了交換政治犯的名單。1946年1月22日,廖承志終于獲釋,回到延安任新華社社長。適逢國民黨對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他又同新華社大隊人馬奔赴太行山區。
廖承志一生歷經坎坷,卻始終達觀堅定,并非他天生樂觀,生性無憂。他是常人,也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樂。但是,正因為他心里充滿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才會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做到志堅如鋼、胸懷如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