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
來源:網絡 2009-06-17 20:44:21

冷戰,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使用的術語。它包括除有限戰爭和全面戰爭以外的所有行動。所謂“穩定”局勢的作戰,也包括在冷戰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上社會主義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嚴重地沖擊著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體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為了遏制、撲滅這些革命運動的發展,鞏固資本主義體系,采用各種手段推行“冷戰”政策。最先提出“冷戰”術語的是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于1946年初在一次演說中提出來的。同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訪美時,在富爾頓發表的反共演說和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咨文的有關內容,標志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正式推行“冷戰”政策。1947年 9月,美國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戰”一書并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戰”的文章。從此起,“冷戰”術語廣為流行,“冷戰”政策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遏制、破壞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的一種重要手段。
隨后,美軍把“冷戰”作為一種戰爭類型列入野戰條令。1962年版美軍《作戰綱要》,把戰爭分為三種類型,即“冷戰”、“有限戰爭”、“全面戰爭”。給“冷戰”所定的定義和原則是:“冷戰包括除有限戰爭和全面戰爭以外的所有行動。敵對的國家或聯盟可以用冷戰來進行較量”,“不僅運用政治、經濟和心理力量,而且還使用軍事力量。軍隊在冷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為實現國家目標做出貢獻。為遏制他國使用武力,可以動員后備役部隊或展開現役部隊”。“冷戰和有限戰爭之間的界限既不是明確的,也不是絕對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規軍隊來進行實際上是戰斗行動的冷戰活動”。1968年版美軍《統帥綱要》又補充規定,“穩定局勢作戰也包括在冷戰中”。 這里說的“穩定局勢作戰”,就是在世界各地進行的鎮壓、撲滅各國人民革命運動的作戰。在世界上,哪里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它們的軍隊就派往哪里,進行鎮壓,或是對反動政府提供軍援和作戰支援,甚至進行核訛詐、核恫嚇,大耍“世界憲兵”的把戲。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反動集團進行“冷戰”的手段還包括:派遣“和平隊”進行滲透;挑起事端進行顛覆活動;以“經援”、“軍援”為誘餌,拉攏“朋友”,擴大勢力范圍;以簽訂集體防御條約的形式擴大軍事同盟,美國先后與五十多個國家簽訂了共同防御條約;在外國建立軍事基地,派軍隊控制戰略要地;以經濟封鎖、制裁等手段,破壞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挑撥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瓦解社會主義體系;以文化入侵,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等等。盡管如此,并沒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個獨立國家,現在已發展到 140多個獨立國家。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緊推行“冷戰”政策,導致了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產生。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簡稱“北約”)于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繼后,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簡稱“北約”)于 1955年 5月14日成立。從此以后,“北約”集團 15個國家的軍隊近 600萬兵力和“華約”集團 7個國家的軍隊 600萬兵力,雙方千萬大軍開始處于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 1626枚戰略導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導彈,及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導彈,相互瞄準著對方成員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目標,處于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航天優勢的斗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只是雙方都害怕毀滅于世界上已掘有的130億--160億噸當量(相當于在廣島使用的 100萬顆原子彈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蘇聯、“華約”于 1991年解體后,美、蘇兩大集團長達 40年的“冷戰”才算告終。這種“冷戰”結束后,國際形勢趨向緩和。但是,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又企圖制造反對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新的冷戰。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備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