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本質與戰爭性質
來源:網絡 2009-06-17 20:38:16

戰爭本質,是戰爭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屬性。戰爭是政治整體中的一個部分,戰爭行動,是階級的政治通過武裝斗爭手段的繼續。這是戰爭本質的核心。它規定著戰爭的經濟本質和軍事本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戰爭觀理論所揭示的戰爭本質的特性與其理論功能在于,①戰爭在階級政治斗爭的繼續中,由政治決定戰爭的性質、目的和指導戰爭的基本政策與軍事戰略方針。②階級為實現一定的政治目的,以戰爭作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和手段。這種手段的運用,通常是在政治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再也不能照舊前進時,就用戰爭的手段,掃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礙,求取發展。列寧把這種復雜的斗爭發展過程概括為戰爭是“‘以劍代筆’的政治“。③戰爭的政治屬性規定著,戰爭是政治性的行動。自古以來,任何階級進行的戰爭,都帶有階級性質,都是為達成一定的政治任務與目的而進行的有組織的武裝斗爭。毛澤東把它概括為”戰爭是流血的政治”。④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決定著戰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戰爭是為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服務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進行的戰爭,是侵略、掠奪、擴張、奴役政治、政策的繼續 ;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戰爭.是民族解放政治的繼續;人民革命戰爭,是人民解放政治的繼續。資產階級軍事理論,有的也承認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但其共同特點是,極力掩蓋戰爭的階級目的和侵略性質,甚至把侵略戰爭美化成“解放”戰爭。⑤戰爭的政治屬性決定戰爭的軍事本質,即戰爭的軍事目的。任何階級進行戰爭的政治目的,都是務求發展自己,消滅對方。所以,它賦予戰爭的軍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⑥戰爭的政治屬性還規定著戰爭的經濟本質。因為,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也是階級與階級之間關系的基礎。這決定著任何階級進行的戰爭,在其政治目的中就包含著經濟目的,有的也為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而進行戰爭。古埃及的第四王朝,從公元前2600年起,就把對外侵略戰爭的目的放在經濟目標上,掠奪金、銅礦產和財富。就戰爭與經濟的關系而言,戰爭依賴經濟,經濟為戰爭提供作戰工具和手段,是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經濟實力與組織力,對戰爭勝負的影響極大。
戰爭性質,是戰爭在政治上的本質屬性。政治決定戰爭的性質。革命戰爭的政治目的和反革命戰爭的政治目的,決定著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所以,戰爭分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兩類。正義戰爭包括:奴隸、農民起義戰爭,人民革命戰爭,階級、民族解放戰爭,反侵略戰爭,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衛國戰爭等等。非正義戰爭包括:鎮壓奴隸、人民起義的戰爭,反革命戰爭,殖民戰,侵略戰爭,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戰爭等等。正義戰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非正義戰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破壞、阻礙作用。判定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性,惟一的標準是政治,主要是看這場戰爭的政治內容、目的是什么,是由哪一個階級進行的,是哪一種政治的繼續。不能從誰先發起進攻、軍隊在誰的國家中作戰等表面現象去判定戰爭的性質。階級解放戰爭先發起進攻,是正義的。蘇聯在衛國戰爭勝利后,在轉入戰略追擊向柏林進軍的過程中,在當地人民的協助下,解放了東歐一些國家,繼后在蘇日戰爭中又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消滅日本侵略軍;中國出兵朝鮮,進行抗美援朝戰爭等,類似這樣的戰爭,都是正義戰爭。不區分戰爭本質和戰爭性質,便不能樹立正確的戰爭觀,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有害的。弄清楚戰爭的本質和性質,是確定正確的戰爭觀,正確地認識、對待、指導戰爭的前提,也是確定正確的戰爭態度和行動的首要條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